CPA首页 > CPA考试大纲 >

2017注会《审计》教材变动情况深度对比

2017-05-05 17:13:47互联网

  2017年注会《审计》教材深度解读:


  一、审计教材做了哪些变动?

  1.体系结构方面:

  (1)2017年教材与2016年教材相比,增加了全新的一章“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按照如何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流程对各环节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内部控制审计的概念;如何计划审计工作;如何运用自上而下的方法识别、了解从而选择拟测试的控制;测试控制有效性的审计程序的类型、时间安排和范围;对各层面及信息系统的控制的测试,最终评价发现的缺陷并形成审计报告。

  (2)对第三编“各类交易和账户余额的审计”内各章的编写思路进行了重新的调整,强化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单独成为了一节,并对各个循环的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分别两节单独阐述,结构上更加合理,也更加符合思维习惯。

  2.内容方面:

  (1)第1章在审计概述中新增了“审计产生” 、“注册会计师审计与政府审计” 及“职业责任和公众期望”等相关内容;

  (2)第4章删除了“审计抽样的基本原理和步骤”的理论内容,将相关理论直接写入后面的控制测试和细节测试的应用中;

  (3)第5章增加了数据分析;

  (4)第14章、17章、19章,这三章均是依据此次中注协最新发布的关于审计报告的审计准则和相关指南进行的调整,涉及“与治理层的沟通”、“考虑持续经营”、“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在审计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在审计报告增加强调事项段和其他事项段”、“注册会计师对其他信息的责任”以及审计报告的格式和内容。

  3.其他未提及的章节,主要是形式上的一些变动或依据新准则涉及到该章节的内容而做出的微调。


  二、审计教材的变动改变了什么?

  第一,增强审计报告的可利用性。将审计意见类型和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两段提前,突出报表预期使用者更关注的重点,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各个单独的段落对发现的特殊情况予以强调,有助于使用者理解审计工作和识别发生的异常情况。

  第二,增加了审计报告的价值。原来标准化的表述方式,信息含量低、相关性差,使得报表预期使用者无法知晓注册会计师在对被审计单位审计的过程中究竟做了哪些工作,发现了哪些重大问题,而这些信息恰恰是报表预期使用者对企业了解的一个重要途径,这个窗口的闭塞,使得报表使用者仅仅通过简单的意见表述而无法获知更详尽的内容来作出职业判断,自然判断失误常有发生。而变动后的审计报告增强了相关性和决策有用性,提高了审计报告的沟通价值。

  第三、强化了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持续经营、其他信息和独立性等问题,对财务信息的衡量至关重要,而原有审计报告中并没有体现,变动后的审计报告中单设段落予以突出强调,这使得注册会计师本身增加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度,降低审计风险。


  • 上一篇:2017注会《会计》考试大纲变动后如何学习
  • 下一篇:2017注会《审计》考试大纲文件【官方】
  • 编辑推荐

    CopyRight ? 2005-2018 CPA考试网